杨辉教授首先点明了研讨会的主旨:来自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的专家汇聚在青岛,在展示各自在海工材料研究成果的同时,主要旨在整合国内外海工材料的人才及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工材料学科水平,为国家海洋开发战略提供工程材料保证。他谈到,海洋工程是一个大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和产业的通力合作。这次会议就是为大家提高合作机会,逐步形成从实验室到建设工地、从单兵作战到规模集成的具备学科引领和重大工程应用实力的全国性研究创新团队。
青岛理工大学的赵铁军副校长对研讨会安排在青岛举行表示感谢,希望大家能给青岛理工大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金
钱晓倩教授就海洋经济发展的形势以及浙江大学海洋经济相关研究情况发表了讲话,并详细介绍了中心“混凝土耐蚀抗裂复合添加剂”“新型海工混凝土钢筋阻锈剂”“滩涂淤泥化学固化研究”等相关课题。樊先平教授以863等课题为例,指出“十五”“十一五”科技规划以来国家对跨区域跨学科科技团队的重视。詹树林教授分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多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强调各种措施复合作用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意义。罗仲宽教授介绍了研制的自修复材料与混凝土传感系统在提高海工材料耐久性上应用。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何奎副院长和王万金副总工分别就北京建工院在城市建设以及高速铁路上的相关课题以及现有产品做了介绍。北京交通大学的季文玉教授与安明喆教授介绍了该校在铁路建设、活性粉末混凝土以及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方面的研究工作。
会后,与会专家参观了青岛理工大学的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位于麦岛的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观察了潮汐试验平台、飞溅区试验架等海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