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科学背景
气相沉积是一种通过气相反应物在基底上制备尺寸、纯度和均匀性可控的纳米材料或薄膜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航空航天及半导体领域。该技术具有产物纯度高、易于规模化、废物少等优势,但面临两个关键挑战:一是高沸点前驱体需依赖高能耗系统(如电子束、等离子体)实现汽化,设备成本高;二是为获得高结晶度材料,常需真空或高稀释条件,导致沉积速率低、产率受限。
尽管已有大气压沉积方法(如大气脉冲激光沉积、火焰合成等)可提高沉积速率,却易因气-汽相互作用引发反应扩散不稳定,难以精确控制薄膜化学计量比、均匀性及晶体结构。火焰合成虽能实现非平衡结构快速合成,却因反应复杂难以调控化学计量,且主要生成氧化物。
因此,发展能在更简易条件下将多样前驱体直接原子化汽化的沉积技术,将显著提升合成速率、拓展材料类型,并推动复杂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02 创新成果
美国耶鲁大学胡良兵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琚诒光教授等研究人员合作提出了一种“电加热气相沉积(EVD)”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将多种前驱体汽化为原子物种,从而实现纳米材料和薄膜的连续合成和快速生长。该工艺得益于一种反应器设计,其中固态前驱体被半封闭在带电碳纸加热器下方,该加热器可在常压氩气环境下以极快的速率(~104 K s-1)达到超高温(~3000 K)。高温使前驱体快速汽化和分解,产生高通量、高活性原子物种(1021–1022个原子/cm2/s)的高温气体(~2600 K),该气体从加热器的开口边缘向外扩散,并在浮力驱动下以连续、高度可控的流动向上对流。这种高温蒸汽与周围室温惰性气体的快速混合导致其以约104 K s-1的速率迅速冷却,从而促进了流场中原子物种的成核。通过将较冷的基底放置在加热器上方的临界距离处,无需添加外部催化剂,这些气相物种即可生长成高度均匀、纯净的纳米材料产品和薄膜,并具有优异的成分和结构控制以及可定向沉积的特性。由于汽化的原子物种具有足够高的反应活性,因此EVD可以在大气压下进行,从而在保持扩散限制机制的同时实现高表面扩散通量。这抑制了扩散-反应不稳定性,即原子积累速度超过其反应速度,导致不规则生长和结晶度差的情况。作为概念验证,制备了由Mo45Co25FeyNiyMn30-2yOx(其中y = 10、12.5或15)组成的多元素(五元)单晶纳米圆盘,其中每种元素均匀分布。
相关研究成果以“Electrified vapour deposition at ultrahigh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for nanomaterials synthesis”为题发表在Nature Synthesis上。

03 核心创新点
常压下的超高温原子蒸气生成:通过电加热碳纸产生高达 ~3000 K 的超高温,在常压惰性气体环境中将固态前驱体迅速蒸发并分解为原子级蒸气,突破了传统气相沉积方法(如CVD、PECVD、PLD等)通常需要真空或低气压的限制。
高通量、高反应性原子蒸气的定向流动:生成的蒸气具有极高的通量(1021–1022 atoms/cm2/s) 和高度反应性,能够以定向、稳定的层流形式向上流动,与周围气体快速混合并冷却(~104 K/s),促进成核,可在秒级时间内合成单晶或多元素纳米材料,沉积速率高达 10–20 nm/s。
多元素纳米材料的非平衡合成能力:在非平衡热力学条件下(快速升降温)合成多元素合金、氧化物、硫化物等,甚至能实现不相容元素(如Mo与Fe)的均匀混合,形成单相结构。
可扩展的常压沉积与精准控制能力:通过调控加热周期(如2秒开/5秒关)和基底高度,精准控制基底温度(~600 K) 和产物尺寸(120–237 nm),并可实现卷对卷连续生产。
04 数据概览

图1.超高温EVD用于制备晶体多元素纳米材料

图2.产生高温活性物质蒸汽,用于EVD合成晶体多元素纳米材料

图3.EVD合成的特性

图4.EVD在纳米材料和薄膜合成中的应用、多功能性和可扩展性
05 成果启示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加热实现高温、高通量、高活性原子蒸汽稳定流动的气相沉积方法,用于合成多种材料,包括多元合金、硫化物、氧化物和薄膜涂层。与热蒸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火焰合成等其他常见的气相合成方法相比,电子气相沉积(EVD)提供了一种更具规模化潜力的超高温活性原子蒸汽生成方法。更重要的是,EVD可在大气压下进行,同时保持高温、高通量(1021–1022个原子/cm2/s)和定向流动,从而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方法,可在数秒内制备晶体、多元和功能性纳米材料和涂层,这有助于快速筛选新型材料和形貌。相比之下,其他气相沉积方法通常在真空(通常< 10-1 Torr)下进行,以降低汽化物质的密度和表面扩散通量,并形成扩散限制的反应过程,从而实现晶体材料的沉积。
EVD合成的多元素纳米材料在功能应用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Mo₄₅Co₂₅Fe₁₀Ni₁₀Mn₁₀Oₓ纳米盘具有可调的磁性性能,其磁滞回线显示随着Mn含量的降低,面内磁各向异性增强。同时,EVD还可用于制备均匀的ZrO₂薄膜和通过卷对卷系统实现大规模生产。这些结果表明,EVD不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还具备工业化应用的潜力。EVD方法通过在常压下实现超高温、高通量气相沉积,为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控的途径。其快速加热和冷却速率促进了热力学非平衡结构的形成,拓展了材料设计的空间。未来,结合卷对卷技术和可再生能源,EVD有望在催化、能源等领域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为复杂纳米材料的制备开辟新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5-00914-4
来源: 高分子科学前沿、科学前沿阵地等

